问:我已经修学多年,但面对烦恼时依然无力。打坐时静不下来,诵经时有口无心。为什么会这样?
答:如果平时散乱放逸,想在打坐时让心一下子静下来,往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。
(相关资料图)
许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,你特别在意的念头,对座上修的干扰也特别大。比如你丢了钱包,或是别人说了句伤害你的话,或是你突然中奖,或是遇到多年不见的好友……这些情绪会把你的整个意识搅动起来。即使上座后,往往还在继续回味这件事。
所以,日常生活中必须保有正知正念。否则座下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座上,使正行不能达到良好效果。
我们都知道“由戒生定”。戒律所做的,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健康、如法的生活,这样心就会比较清净,上座时更容易入定。如果没有戒,没有如法的生活,在座下放纵自己,想上座后一下子把心静下来,是不可能的。
为了保证我们座上的修行效果,离不开座下的如法生活。如果我们只是在座上很精进,座下却完全不管,随着自己的妄想、颠倒、执著、散乱、放逸,把应该建立的正知正念抛到九霄云外,那么座上修的收效将微乎其微。
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修不上去,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用心,也是一个主要原因。因为他不知道心的规律,心念是相续的,有惯性的,不会因为你一打坐,这个惯性就切断了。
禅宗有个功夫叫“截断众流”,就是立马切断流水一样的念头,但一般人没有这样的用心手段和功力。所以座下要做一些辅助修习,为座上修营造心灵氛围。
版权所有:济群法师如需转载,请务必留言往期回顾
道理,知道越多越好?
终相认
图片来自网络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3 华夏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