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产负债表: 本轮“主动去杠杆”仍在延续
(资料图片)
供改后投资者普遍认识到的是,工业企业特别是上游资源品、原材料企业的产能投放受限,但对于上市企业资产和负债两端变化的相对 趋势,并未形成较一致的认知。拆解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,供改至今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先升后降。进一步拆解资产与负债端,我们 认为:上市企业从“被动加杠杆”到“主动去杠杆”。2017~2020年上市企业资产和负债增速同降,资产端下降更快,资产负债率提升, 演绎为“被动加杠杆”。2021年至今,资产与负债增速再次回落,而负债端回落更快,演绎为“主动去杠杆”。
资产负债表:国企民企的“去杠杆” 过程较为同步
近期的“主动去杠杆”过程,国企民企较为同步。对比国企和民企,供改后 “被动加杠杆”主要来自国企对债务的集中清偿;但是, 2021年至今,国企与民企的资产与负债增速双双回落,尤其是负债端,均进入明显的“主动去杠杆”区间。
资产端:经营的“质”不低,“量”有重回扩张迹象
直观对比不同科目的资产占比,当前企业经营的 “质”不低,但“量”有重回扩张的迹象。 具体而言,在手现金依然不弱,反映企业经营的 “质”未见下滑,但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的占比 下降已见拐点,“量”有重回扩张的迹象。
负债端:应收应付步调再趋同,地产压力抬升时段已过
1)供改后,产业链内部加杠杆动力下降,应收项目增速在2018~2020年快速下降。 2)期间,房地产政策收紧下,地产企业经营压力抬升,合同负债大幅增加,带动应付项目迅速抬升。 3)当前,应收应付步调再趋同——上市企业整体仍处于新一轮去杠杆过程,而地产企业经营压力边际抬升最快的时段或已过去。
负债端:企业现金流对债务的覆盖程度在历史高位
企业对加杠杆行为的谨慎反映出在经营理念上的转变:相较于供改前,上市企业供改后更重视经营的“质”,体现在企业在手现金对 债务的覆盖程度上:2018年后,上市企业的货币资金/短期债务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/分红付息指标,均反映出企业现金流对债务的 覆盖程度提升。当然二级市场较好的融资环境是另一个原因。拆分看,这一趋势在民企中同样存在,民企的债务覆盖度不弱。
现金流-疫情对上市企业经营质量影响有限, 在手现金持续改善现金流:经营现金流继续改善,筹资、投资边际回升
考察过去数年上市企业的经营、筹资和投资三大现金流,可以看到供改之后,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整体改善(2021年后小幅回落),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明显收缩。疫情影响了期间节奏但未改变趋势。
经营现金流:工资占比看,疫情影响最大时段已过
供改后,企业控制经营活动现金流出。税收政策优惠给企业减负明显,同时工资支出扩张速度放缓、购买及支付的现金减少。 从工资支出占比的变化看,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压力最大时段已经过去(裁员、降薪等问题边际缓释)。
前瞻指标看,上市企业的负债压力处于历史低位
从前瞻指标来看,上市企业付息压力可控,进一步 说明上市企业的负债压力总体不大。 如果用上市企业(偿还利息的支出/期末带息债务) 来表征企业的“实际偿债比率”,可以发现这一指 标与国内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具有 较高的相关性。从后者对前者的领先性来看,当前 上市企业的付息压力已不大,上市企业的负债压力 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。
疫情未显著影响自由现金流,企业投资能力仍然富余
当前上市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已明显改善,经营质量持续提升。当前企业的经营状态仍然是“投资能力有余”,而“投资意愿不足”。 事实上,无论是自由现金流,还是考虑投资收益后的(经营-投资)现金流净额,上市企业都处于继续提升的区间内。
进一步拆解,企业的“净借债强度” 事实上已经回升
从现金流视角可以看出,2018~2019年是企业经营理念 转变之年。对比企业借债现金流和还债现金流,可以看 到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两者变化相仿,符合“量入为出” 的经营节奏。但2018~2019年两者背离,偿债意愿明显 提升,我们认为这反映出企业家在相对悲观的经济预期 中,经营理念更加重“质”的转变。2020年下半年以来 企业偿债现金支出占比持续下降,当前已来到历史较低 水平,我们认为上市企业的偿债高峰已过。 从近些年的“净借债”(取得的借款-偿还的债务)占比 来看,两次“紧信用”均带来了企业经营的收缩。 当前我们认为上市企业的债务已基本还清,上市企业的 债务压力在历史低位。借款现金扣除偿债现金后,从 2022年开始,上市企业的“净借债强度”事实上已回升。
利润 前瞻指标结合低基数, 本轮企业盈利回升或在2023Q2经营现金流改善,在手现金企稳,企业盈利回升已不远
历史上企业经营质量(反映在现金流中)是盈利改善 的前瞻指标。经营活动现金流/在手现金的改善领先于 企业筹资现金流的提升,进一步领先于盈利增速的提 升。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企业家视角对企业经营节奏的 把握:经营质量提升后,企业家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和 信心得到提振,判断企业盈利能力的回暖临近,从而 加强融资,开启新一轮的产能扩张、市场拓展等。当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已经改善,在手现金状况也已 企稳,我们判断上市企业盈利增速的回升已经不远。
库存 多数板块处于去库进程, 勿高估本轮“名义库存”压力库存周期到哪了?——①2023Q2或与盈利同步回升
历史来看,上市企业的库存周期与盈利周期基 本同步。 如前文所述,基准假设下,我们认为A股盈利 增速的本轮回升或在2023Q2,则上市企业的 整体库存周期有望结束去库,进入补库阶段。
库存周期到哪了?——②库存细项均处于去化过程
当前上市企业整体的库存细项均处于去化过程。我们在此前研究中曾经提及,上市企业的存货 细项中,原材料的积压压力在2021年被放大。 本轮上市企业库存的“实际增速”顶已在 2021H1出现,但期间国内资源品价格高企, 使库存的“名义增速”顶被拉长,体现在上市 企业的原材料细项同比增速上,直到2021H2 才见顶。 我们认为,不必高估本轮“名义库存”压力。
库存周期到哪了?——③库销比看,当前库存状态较优
从库销比的视角看,当前上市企业的库存状态 不弱。 若单纯考察企业的库存增速,基数效应与经营 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(如疫情等外生因素)。 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上市企业的库销比。 拆分来看,上市企业的总库销比及其各分项的 库销比均处于下降区间,且均处于历史上相对 不高的位置。我们认为,这反映了当前企业的 库存管控较为得力,后续经营环境改善的中性 假设下,本轮上市企业或具备较大的补库空间。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3 华夏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